宁夏易学研究会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宁夏周易网 首页 易学研究 查看内容

六 字 心 悟

2009-12-10 23:15| 发布者: lt862| 查看: 3798| 评论: 0|原作者: 杨满忠|来自: 《易学研究集成》


 “天”、“人”、“易”、“和”、“禅”、“道”,故叫六字心悟,也可叫六字心诀。这里的“天”是指自然,指整个自然界。“天”有狭义的“天”,和广义的“天”狭义的天是指天空,与地相对而言。广义的天是指九天,指无边无际的广大宇宙。“人”是指人类。“易”就是易经。“和”是指和谐。“禅”是指一种悟道的方法、境界、感觉。“道”是指宇宙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其规律的方法。

我国古代的哲人。为了让大家明确的认识世界,就把世界分成相互联系的三大部分:既天、地、人,也叫三才。关于天、地、人的知识也叫三才的知识。知者,知道也,识者,识别也。三才之中,天最大,在最上,次为地,再次为人。主宰三才的最高神灵称为三皇。既天皇、地皇、人皇。关于三才的关系,老子《道德经》说的十分清楚,层次也极为分明,易记、易辨,那就是“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。”(《第二十四章》)也就是说,人类遵循地球的规律而生存运动,地球遵循天体的规律而生存运动,天遵循着道的规律而生存运动,道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而生存运动。从“人法地”到“道法自然”共五个层次,四种关系。前三层“人法地、地法天”三层及其之间的关系容易理解,但后三层“天法道、道法自然”就比较难理解了。因为这是两个更高层次的哲学命题,也是我国古代哲人认识世界最高的终极命题,更是我们今天研究易经的人,所要认识、研究、面对的根本问题。因为老子在古代“天、地、人”三才之上,又增加了“道”、“自然”这两个哲学层次范畴,这是我们古代人认识世界运动规律的伟大结晶。由于“天、地、人”的三才是表象的、可见的、可视的、可知的物质,而“道”与“自然”是看不见的事物内在运动规律,是不可视、不可观,只能默而识之,心灵悟之,不断证之,达到德高、功高、才高的一定阶段时才能认识、体悟到的,否则不可得见,只能“瞎子摸象”。因此,古代哲人曰:大道至简至易,众人日用而不知。

在老子的眼里,天不及自然大,天是指可以看得见的物象之天,自然是指物象运动的一般规律。在这里我们姑且把天与自然等同起来,天就是自然,自然就是天。是与人相对应的客观世界。自然既是一种运动中的物质,也是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。因此,认识自然的本质、属性、定义、范畴,也就是认识了“天”的本质、属性、定义、和范畴。然后再来探索人,认识人,探索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,问题就明的多了。

人,是指人类。人生于天地之间,别而言之,是不同于天地的另一类,统而言之,人是天地的一部分,是一个同一运动的大系统。我国古代的哲人们,为了探索、研究天、地、人以及万物运动的总规律,就“仰则观象与天,俯则观法与地,观鸟兽之文、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”(《系辞下》),这就是‘易’。

“易”者,变也;变者,运动也;运动者,阴阳消长也;阴阳消长者,化生万物也。万物有生有灭,又周而复始,即“易”之道也,“易”之理也。由此可知,“易是仰观天下,俯法地理,中通万物之情,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的大道理。是阐明人生知变,应变、适变的大法则。由于宇宙万物生生不息,周而复始。因此,古人在探索研究这个生生不息的规律时,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,就是在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中,有一个阴阳对转的问题。阴阳对转,从大的方面来讲有三个环节。既阳盛阴衰,阴阳平衡,阴盛阳衰。为了更加具体而准确的把握事物运动中的定量规律,古人用天、地、水、火、风、雷、泽、山八种物质作基础,用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八个字来代表,用八个符号作卦象,号曰八卦,每卦又通过六个爻位的次递变化,来推演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轨迹。《系辞上》认为:天地之数五十五,可以“成变化而行鬼神也”。“《乾》之策二百一十有六,《坤》之策百四十有四。凡三百六十,当期之日。二篇之策,万有一千五百二十,当万物之数也。是故四营而成《易》,十有八变而成卦,八卦而小成。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”。《易经》就是将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,用具体卦、爻等易象模型与辞语,来推演揭示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,从而启示人们用来决疑、解惑,引导人们通过推演、分析、归纳,来认识事物的变化本质规律,并按照本质规律演变的进程,来预测、掌物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顺逆吉凶,化祸为福。   

关于“和”就是和谐。由于宇宙运动的规律是自然的,不可违背的。因此,人们通过观察、推演的方式,说明易理,又以易理的方式呈现易像。因此,易经的“理”即暗合与“天道”,又暗合与“人道”。天是大宇宙,人是小宇宙,以人参天,以天参人,天人相参,认识混同,“道包天地人包道,贯彻万物不遗尘”,这就是“天人合一”。因此,“和”就是要人们要遵循天地万物运动的本质的、一般的规律而做事,不能相逆而违背,而要顺应万物生生不息的一般变化规律,制天命而用之。这就是“和”,就是“顺”,反之就是“离”,就是“分”。“和顺”则安,万物化生,“离分”则乱,万物化灭。因此,《彖》辞强调说:“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。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”“至哉坤元,万物资生,乃顺承天。坤厚载物,德合无疆。含弘光大,万物咸亨。”因此,要求君子要像天,做到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要法地,做到“地事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由于“《易》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仰以观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;原始反终,故知生死之说;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是故知鬼神之情状。与天地相似,故不违;知周乎万物,而道济天下,故不过;旁行而不流,乐天知命,故不忧;安土敦乎仁,故能爱。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。通乎昼夜之道而和。故神无方而《易》无体”。(《系辞上》) 

由于天地万物无穷无尽:大至于无穷,小至于无穷,微至于无穷,因此,它的运动的规律也在各守其中中,又大顺于自然而行于无穷。但万物运动有顺阻、有阴阳消长,故有生死循环之理。人为万物的一种,也自然而然地就有吉凶祸福之说。对于人类来说,皆欲求吉避凶,得福免祸,好生恶死,于是疑而求卜,卜则“易”生。故“易”乃古代圣人大卜之精要,暗合天地鬼神之道。君子能执天之道而行,用易经的方法来认识体悟万物变化的规律。顺则行之,逆则止之,有疑则卜,以求和顺,“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,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,天且弗违,而况人尔,况于鬼神乎。”因此我们应当用《易经》阴阳对转的和合之术来认识自然,认识社会,以求得人与自然、社会的共同和谐。同时改掉陋习,扫除迷信,健康地引导人们认识天人合一的大智慧,大应用,从而服务于社会、服务于人民,为创造和谐的文明社会,使中国文明走向世界。

“禅”是指一种体悟天地万物运行之道的方法、境界、智慧、成就。禅是通过特殊的心灵体悟,来认识世界的方法与终极规律。禅“不立文字”、“直指心性”,也就是排除一切错误信息的干扰,寻求本来宁静如镜的心。这里的心性,是探求宇宙最终极的规律,终极之道,是人在特殊的超静觉状态下,感知万事万物的最本质的规律。“易”于“禅”的区别是,“易”用象数的办法,按照一定的规律,感知推理事物运动的顺逆吉凶。而“禅”是直接体悟、启悟的感知方法,来认识世界万物运动的本质规律与顺逆吉凶。但“易”重用,重在预测,以就吉避凶,化解凶祸的办法,解决现实社会人们的一些问题。而“禅”除以上功能以外,主要是修德、健身、顺道、和道 。因此,“易”、“禅”之道,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,总结出的认识世界本质运动规律的方法境界,其最高目标是统一的,那就是求得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的长期和谐、生生不息。

“道”是中国古代道家,认识世界规律本质的方法,“道”的提出,是我国著名的大智慧家老子,对我们华夏民族做出的最大贡献。他在《道德经》指出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寞,独立不改,周行不殆。可为天下母,吾不知其名,字曰‘道’。吾强为之名曰大”(《第二十五章》)。“道,可道,非常道;名,可名。非常名,无名,天地始,有名,万物母。常无,欲观真妙;常有,欲观其缴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。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(《第一章》)。老子认为存在天地之先的宇宙规律就是“道”,是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《第四十二章》)因此“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。”这就是对天、地、人、道、自然有序化的认识与感知。“道”既是一种万物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,使一种虚的看不见的、无有生死的存在物。因此,老子提倡用“修道”“修德”的方法,去认识“道”,用“道”的理论方法去把握、认识,人与自然、社会和谐的基本规律。

由此而知,老子提出的“道”,也是一种直接认识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一种最高方法、最高智慧。“道”的本质是虚,所以日用而不殆。“道”之本讲求,虚之又虚。“道”之用讲求,盛则损之,虚则待之。老子认为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《第四十二章》)所以“道”十分讲求相合而生,讲求守中抱一。守中者,不偏不倚也,抱一者,抱“道”也。因此,大凡是修“道”人,都要讲求和谐,化烦恼为道,化苦难为道,指导人们顺天应地,健康生活。同时,老子还把“道”与“德”统一起来。认为“道”是生于万物之先,永恒不死,也就是生生不息的运用规律,而“德”是指宇宙的万物,是“道”的显现物。“德”是道之助,道是“德”之统。“道”若水,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因此,要求人们通过认识水的本质来认识“道”。“水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”(《第八章》);要人们像水一样“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人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(《第八章》)强调“道常无为无不为,侯王若能守,万物将自化”(《第三十七章》)。“不欲以静,万物将自化。(《第三十七章》)”、强调修心修命,以体于道,“修之身,其德乃真;修之家,其德有余;修之乡,其德乃长;修之于国,其德乃丰;修之于天,其德乃普。”《第五十四章》)由此可知,“道”也是讲求“天人合一”讲求“无欲”、“无为”而治,讲求和谐。同易经、禅相比,都是探索宇宙万物运动规律、顺应万物的规律而避凶就吉,以求和谐。

综上所述,“自然”也就是天,既是天地而存在的道,是万物运动生生不息的一般规律,也是指宇宙万物的一种存在。“人”既是自然的一部分,除了人自身的生理规律外,还必须顺依天地的规律而存在。“易”是人们认识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一种方法、理论、工具。“和”是人们在研究、体悟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,顺应天地万物规律而生存的一种状态、感知与所得。“禅”是以静心除思的方法,体验万物一般规律的境界、方法,也是一种大智慧的应用。“道”即是指万物的一般规律,也是人们研究一般规律的方法。因此,自然、天的存在,是人们研究的对象,研究的目的是科学地掌握规律、应用规律。“易”与“禅”是人们研究、总结、认识万物运动规律的不同方法,就低有别,就高无别。掌握“易、禅、道” 这种科学的、哲学的方法,就等于掌握、认识、把握世界客观规律的操作办法,就能指导人们认识万物运动的基本规律,服务社会众生,创建和谐家园,文明全球道德。此乃六字真言之要,观于天地而悟于心也,非愚、非陋、非迷信也。

最后,为了使大家记忆方便,斯作六字心悟歌一首,以作结束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天人易和禅道六,  皆为智慧解千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天随自然永长存,  人究命运问不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易经禅道是飞船,  修来金丹坐云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看罢天地人生事,  除了和字别无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守中存精常务本,  海阔天空与神俦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从而了的众生愿,  积善行德路不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和谐社会从斯起,  文明世界耀千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谢谢大家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8年10月20日9时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08年10月28日整理 


路过

鲜花

最新评论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宁夏易学研究会 ( 宁ICP备19001082号 )

GMT+8, 2024-4-19 19:58 , Processed in 0.018936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返回顶部